孩子看到不愛吃的就吐,同理和溺愛只在一線之隔,別讓你的心疼不捨,成了孩子前進的絆腳石

2024-05-03

一位孩子四歲就讀公幼的媽媽問我孩子不愛吃甜食,也比較挑食
所以在學校常常吃到吐,這天是吃香菇燒賣,放學去接孩子時發現孩子換了衣服,詢問老師,老師才淡淡的說:「他又吐了」
然後就轉身和別的家長說話,當下媽媽心裡其實很不舒服
本來和爸爸的想法就是不要太要求他, 媽媽在訊息中寫著:「…我觀察了孩子畢竟是孩子,遇到甜的吃的很開心,遇到不愛的就說要吐,也真的吐了,所以我現在真的很困擾,到底該怎麼辦才好?
我們真心覺得要先讓孩子不吐才是重點,想保護孩子,我們也知學校是團體生活,老師當然希望一視同仁,希望孩子跟家長不要做怪,但我現在真的想不到好的方法,園長,請教妳有好的建議嗎?
P.S.忘了寫到如果是放假在家裡吃早餐,孩子都吃很好,而且也都不會吐。」
雖然沒見過孩子,當然也不認識這位媽媽,但覺得媽媽的信中出現很多現代父母的焦慮與盲點
其實媽媽述說的故事,有經驗的幼教老師一眼就可以看出問題癥結的所在
就是家中與學校的要求落差太大,家中給予孩子許多的退路
媽媽有提到老師不希望孩子偏食,其實也都只有給孩子少量的食物作練習
但爸媽在這部分卻是明顯持保留的態度,認為『孩子畢竟是孩子』,也覺得『孩子不吐才是重點,想要保護孩子』
當親師之間沒有一致的態度與作法時,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是可想而然的後果,其實不只是媽媽會不舒服,
我相信在沒有達成共識的情況下,老師在面對孩子與媽媽時心裡也是不舒服的
孩子會吐,事出必有因啊
如果不斷有一方得過且過給過他得逞的機會,又知道有爸媽可以做靠山
試問如果你是孩子,下次遇到不愛吃的食物你會怎麼作呢?
讓我孩子有前進的動力與面對的勇氣 另外是學校的一位媽媽因為只有一個孩子入選學校的足球校隊,覺得對另一個孩子很難交代而來詢問我該怎麼處理
我想著這兩個孩子原本就是獨立的個體,一個學習的態度較規矩,另一個卻不斷出現分心、甚至有時對於老師的提醒置之不理的狀況,因此我告訴媽媽:「請媽媽據實以告」
家是孩子最有安全感的地方,如果孩子必須要了解現實世界的殘酷,當然應該是從家中開始
媽媽可以清楚的告訴他:「因為你付出的努力不夠,所以沒有入選校隊,如果真的很想入選,就必須有所行動與改變」
而不是用你可能有氣喘,身體比較不好,所以學校沒有選你,讓孩子有台階下,這其實是最好的機會教育時間點,不該再顧慮到孩子的心情,才有可能讓我們的孩子有繼續前進的動力與面對的勇氣啊!
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亦然,每個孩子處理的速度、強度、方法都不一樣,就算是很有經驗的老師也會需要先觀望
觀察孩子和爸媽的互動後再慢慢介入接手,或進或退的調整
但隨著師生間的關係漸漸建立,也會希望媽媽幫助孩子拓展不同的經驗與處理的方式,而不是一直故守著舊有的方式解決孩子的問題
我們當然應該要同理孩子的情緒,但更需要試著放手,讓老師以不同的角度來切入,拉大孩子的彈性,才是幫助孩子面對未來最好的準備
同理與溺愛常常只是一線之隔,重點是大人要常常問自己:「我這樣作是真的有幫助到孩子的情緒與獨立,還是我的軟弱不捨,變成了孩子前進的絆腳石?」
蒙特梭利女士說:「佔有欲和權力欲是成人讓步的結果,兒童意識到他若能用成人來活動,他的力量就會變大,因此他開始利用成人
兒童通過情感,通過眼淚、懇求、憂鬱的眼神,甚至通過他的自然魅力來獲得成功
沒有任何東西能糾正兒童的隨心所欲,規勸和懲罰都無濟於事」,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,當我們尊重同理孩子的同時
別忘了看看是不是也不小心養出了一個隨心所欲、任性而為的孩子了。
出處:未來親子平台/作者/何翩翩

臺中市私立手中寶托嬰中心

地址:台中市烏日區中華路6號

電話:04-23383580